之后赵子诚又挑了三条差不多大的鱼,都是两斤略有起秤,却按两斤算钱,就提去了医馆,交给正好得空的胡郎中。

    重量差不远,价钱却一样,这样不管如何收存,三个郎中都只需随便挑一条拿走。

    又收回了三十文钱,交给赵张氏。

    就这一会儿功夫,就有两百九十八文钱。

    而这个赚头,平时他们要在镇东吆喝几条街了,生意好很快就卖得掉,生意不好就要转更久。

    因为增加了鱼丸子,又不是赵子诚送鱼,天气热也累,他们的鱼比原来少了不少。

    这一趟卖掉了四、五十斤鱼,剩下就不到一半了。

    林小福又吆喝了几嗓子,听熟了她嗓音的几个铺子就出来了人。

    “小媳妇今天不卖鱼丸子,卖鱼啦?”一个大叔好笑地道。

    “有鱼丸子呢,十文一串,这时候都晌午了,打个腰餐刚刚好。”林小福立刻从竹篮里拿了一串鱼丸子出来。

    “晌午还早着呢。”那大叔哈哈一笑,却是拿了钱袋子出来。

    “给我称条鱼,再拿两串鱼丸子。”

    这大叔是枇杷羹的常客,花得起钱,末了又问:“真不卖枇杷羹啦?”

    “明年赶早。”林小福笑吟吟地道,又朝赵张氏那边努了努嘴。

    “咦,这个不是……”那大叔看了一眼赵张氏,忽然又看向林小福笑了笑,“你打算今天卖什么价?”

    “大叔明鉴,婆婆以前乱价是跟我这媳妇斗气呢,鱼自然是十文的价,鱼丸子自然也是,买得多自然就有优惠。”

    “但大叔是明白人,这做生意若是乱价,可是行业大忌,不信你去问问方郎中家可乱价不。”

    林小福理直气壮地笑道。

    那大叔如何不明白?便笑了笑,按林小福的价给了钱。